健康聚焦镜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健康观察 【听百家言—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】第154条 热痞脉证证治

听百家言—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154条 热痞脉证证治郑老叟整理 大龄岐黄学童 2024年11月27日 14:11 广东

[154] 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成无己《注解伤寒论》:心下硬,按之痛,关脉沉者,实热也;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虚热也,大黄黄连汤以导其虚热。

《内经》曰∶火热受邪,心病生焉。苦入心,寒除热。大黄、黄连之苦寒,以导泻心下之虚热。但以麻沸汤渍服者,取其气薄,而泄虚热。

365建站

卢之颐《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》:虽有陨在胸,而腹仍不果,故仅堪定汤麻沸,浸绞连黄,味薄之气生,荡洋于中藏。且黄连载高寒之化用,大黄禀炎上之性成,味薄斯气生而扬溢,味浊则郑重而下流,所谓药毋过步,病有气形,适合奚宜,索隐乃怪矣。

柯琴《伤寒论注》:濡当作硬。"按之濡"下,当有"大便硬不恶寒反恶热"句,故立此汤。观泻心汤治痞,是攻补兼施,寒热并驰之剂。此则尽去温补,独任苦寒下泄之品,且用麻沸汤渍绞浓汁而生用之,利于急下如此,而不言及热结当攻诸症,谬矣。夫按之濡为气痞,是无形也,则不当下。且结胸症,其脉浮大者,不可下。则心下痞而关上浮者,反可下乎?小结胸按之痛者,尚不用大黄,何此比陷胸汤更峻?是必有当急下之症,比结胸更甚者,故制此峻攻之剂也。学者用古方治今病,如据此条脉症而用此方,下咽即死耳。勿以断简残文尊为圣经,而曲护其说,以遗祸后人也。

尤怡《伤寒贯珠集》:成氏云∶心下硬,按之痛,关脉沉者,实热也。心下痞,按之濡,关上浮者,虚热也。与大黄、黄连,以导其虚热。成氏所谓虚热者,对燥屎而言也,非阴虚阳虚之谓。盖热邪入里,与糟粕相结,则为实热;不与糟粕相结即为虚热。本方以大黄、黄连为剂,而不用枳、朴、芒硝者,盖以泄热,非以荡实也。麻沸汤者,煮水小沸如麻子,即以煮药,不使尽药力也。

徐灵胎《伤寒论类方》:此又法之最奇者,不取煎而取泡,欲其轻扬清淡,以涤上焦之邪。

陈修园《伤寒论浅注》:今闽、粤、江、浙医辈,不敢用麻黄汤,而代以九味羌活汤,香苏饮加荆、防、芎、芷、炮姜之类,视麻黄汤更烈。痞发于阴,实感少阴君火之气而成,故其病心下不通而痞。以手按之,却不硬而濡,此病在无形之气也。诊其脉却不同误下入里之紧。关脉之上浮者,以关上为寸浮为上升。此少阴君火亢盛之象,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,泻少阴亢盛之火而交于下,则痞结解矣。

此一节,言痞感少阴君火之气而成,出其正治之方也。此外各泻心法,皆因其兼证而为加减也。

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:若按之心下自濡,诊之关上脉浮者,是下寒未生,但是阳气痞塞,郁生上热,宜用大黄黄连泻其上热,无用温药也。若下寒已生,则心下不而关上不浮,其上热通蒸,别无去路,是必开其皮毛,泄而为汗。

张志聪《伤寒论集注》:大黄、黄连气味苦寒,其性善泄,生则易行,热则迟缓,故麻沸汤渍之。此病少阴君火之气,而为热痞之证也。"少阴之上,君火主之",病气与君火之气结于心下,而为痞。火热伤气,故按之濡。其脉关上浮者,神机欲转而未能也。以大黄、黄连泻心火之邪,热下行则水火交而既济,无咎矣。

方有执《伤寒论条辨》:此申上条言脉以出其治。脉见关上者,以痞在心下也。以气痞而濡,所以浮也。然痞之濡,由热聚也,故用黄连清之于上。聚虽气也,痞则固矣,故用大黄倾之于下。麻沸汤者,其取《图经》所谓去瘀之义欤。

吴谦《医宗金鉴》:濡字上当有「不」字。若按之濡,乃虚痞也,补之不暇,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?此承上条以互明之也。按之自濡者,但气痞耳!若心下痞,按之不濡,此为可攻之热痞也。然其脉,关上不沉紧而浮,则是所结之热亦浅,未可峻攻也,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汪琥《伤寒论辨证广注》:关上浮者,诸阳之脉皆浮也。以手按其痞处虽濡,纯是邪热建聚,故用此汤,以导其热,而下其邪也。成注云虚热者误。关中气虽虚,邪热则聚。故仲景以实热治之,若系虚热,则不用大黄黄连矣。

喻嘉言《尚论篇》:大下之后复发汗,先里后表,颠倒差误。究竟已陷之邪痞结心下,证兼恶寒,表邪不为汗衰,即不可更攻其痞,当用桂枝解肌之法,先解其外。外解已后,乃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去其心下之痞也。

王子接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:痞有不因下而成者。君火亢盛,不得下交于阴而为痞,按之虚者,非有形之痞,独用苦寒,便可泄却。如大黄泻营分之热,黄连泄气分之热,且大黄有攻坚破结之能,其泄痞之功即寓于泻热之内,故以大黄名其汤。以麻沸汤渍其须臾,去滓,取其气不取其味,治虚痞不伤正气也。

陈蔚《长沙方歌括》:心下痞,按之濡而不硬,是内陷之邪与无形之气搏聚而不散也。脉浮在关上,其势甚高,是君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阴也。此感上焦君火之化而为热痞也,方用大黄、黄连大苦大寒以降之,火降而水自升,亦所以转否为泰法也。最妙在不用煮而用渍,仅得其无形之气,不重其有形之味,使气味俱薄,能降而即能升,所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也。

钱潢《伤寒溯源集》:心下者,心之下,中脘之上,胃之上脘也,胃居心之下,故曰心下也。痞者,天地不交之谓也,以邪气痞塞于中,上下不通而名之也······按之濡,即所谓气痞也。其脉关上浮者,浮为阳邪,浮主在上,关为中焦,寸为上焦,因邪在中焦,故关上浮也······此则关上浮,按之濡,乃无形之邪热也。热虽无形,然非苦寒以泄之,不能去也,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谓之泻心者,非用黄连以泻心脏之火也,盖以之治心下痞而名之也······因伤寒郁热之邪,误下入里而痞塞于心下,虽按之濡而属无形之气痞,然终是热邪,故用大黄之苦寒泄之,以攻胃分之热邪,黄连之苦寒开之,以除中焦之郁热,而成倾痞之功,在五等泻心汤中,独为攻热之剂也。

张锡驹《伤寒论直解》:大黄、黄连气味苦寒,其性善泄,生则易行,热则迟缓,故麻沸汤渍之。此病少阴君火之气,而为热痞之证也。"少阴之上,君火主之",病气与君火之气结于心下,而为痞。火热伤气,故按之濡。其脉关上浮者,神机欲转而未能也。以大黄、黄连泻心火之邪,热下行则水火交而既济,无咎矣。

魏荔彤《伤寒论本义》:今心下痞按之濡矣,再诊其脉关上见浮,沉方为阴,浮则为阳,痞为血凝,其脉必沉,痞为气格,其脉斯浮。是阳格于阴之上,阴凝于阳之下,两相阻而不相合也,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。阳在上,无事于升,阴在下,就势而降,大黄苦寒以泻入里之紧,黄连苦燥以开虚格之气,而痞证可除矣。

邵仙根《伤寒指掌》邵评:此君火亢甚,不得下交于阴而成痞,故药不煎而泡,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之,用其气不用其味也。

陈伯坛《读过伤寒论》:书心下痞,说到泻心汤证矣。结胸满而硬痛,痞证满而不痛,上文已分别言之,结胸脉寸浮关沉,未尝言及痞脉也。本条明言关上浮,可知结胸关沉,痞证关浮,脉亦有别也。脉浮而紧,紧反入里节,又气痞与痞证之脉之别也。按之自濡,与按之濡又何别耶?自濡是病人自觉其濡,按之者不觉也,阳气应手而自濡,喜按者也;本证病人不自觉其濡,按之者觉之也,手摩邪气令其濡,无取乎按不按也。然则凡痞皆濡耶,何以下文有"硬"字无"濡"字耶?心下不过余邪假定之部位,非按之而不移,虽硬不离乎濡。浮而硬,就令硬不濡而痞濡,无胸邪以压之,故痞证有濡状无痛状;沉而硬,就令满不痛而硬痛,有胸邪以压之,故结胸有痛状无濡状也。申言之曰其脉关上浮,足征其痞浮,其阳浮,何以多一"上"字耶?得毋痞脉皆关上浮耶?非也,心下痞硬,则阳在痞中,关浮而已,即非痞硬,非阳浮痞上,亦不得为关上浮。治关浮之痞难,治关上浮之痞尤不易。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《金匮》吐血衄血泻心汤有黄芩,诸泻心汤亦有芩,本方何独去芩耶?黄芩彻热兼彻其热,除热兼除其热。其热在,斯其阳在。苟阳气非受热,于芩无所取,柴胡故有去芩之例。以其疏理中空,苦寒中之轻浮品,药力未免纵横也。本证阳浮于热,攻其痞勿攻其阳药气不浮固不得,浮上加浮尤不得,阳气上浮故也,去芩则不陵上矣。且有麻沸汤在,汤浮而不过于浮,用以渍药以薄取其气,又须臾其浮略定,绞去滓而味亦与焉,岂独不滥与黄芩哉?特立溃药法以宣示其德意。命其方曰大黄黄连泻心汤,实未尽二味之长,但使痞气一泄,而心下自通。泻而不存谓之泻,非倾倒之不遗余力也,假令以水二升煮之,则气浮于味而味沉于气,阳气反随药为升沉,而邪已遁矣。是驱鱼之网也,泻心云乎哉?

刘世祯《伤寒杂病论义疏》:此示胃热并心,纯热实病之证。曰“心下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大者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”,痞而按濡者,当为气结;关上独浮者,此非表证(凡一部浮,且无表证,不得浮为在表)。关浮大,即大且外鼓之象。由热气结于上,胃中亦有邪(大与洪皆为心气实),心气实而胃热并之,浊气上乘,遂成热痞。君大黄以荡胃热,佐黄连而心火;心而必用黄芩者,以泻心必兼凉胆,心气实则胆阳自盛;君大黄而不以调胃名汤者,明心下结,非中焦燥实之证,心下痞而按濡,所阻在脉道血气之实,故悦心云尔。

曹颖甫《伤寒发微》:【154、155合论】此二节,发端便言心下痞,而不言其所以然,盖承上“脉浮紧”节言之。太阳标热,误下内陷,因成气痞。气与水合,则按之硬痛;有气无水,则按之而濡。但为气痞,故关上脉浮而不见弦紧。标热陷,则与阳明燥气相合,而大便不行。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泄之,俾阳明之火下降,而心气之不足者自纾。《金匮》十六:心气不足,吐血衄血,泻心汤主之。按:《金匮》有黄芩,此则传写遗脱也。若夫标热炽于里而上见心气之抑塞,表阳复虚于外而见恶寒汗出,是又当于苓、连、大黄引火下泄,外加炮附子一枚,以收外亡之阳,则一经微利,结热消而亡阳收矣。此仲师示人以随证用药之法,学者能于此悟随证加减,庶无胶柱鼓瑟之弊乎!

冉雪峰《冉注伤寒论》:伤寒太阳下篇,痞证栏泻心共五方,以此条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剂,结痞多由外邪内陷来。结痞多是热入实证,特结则博聚较紧,痞则郁窒不通,随病机的转移而为转移。所谓发阴发阳,为虚为实,均宜活看。胸中为太阳气化所出入,故为病先犯上焦,结的病名,命曰结胸。结的区域,正当心下,疗痞五方。统曰泻心。泻心五方,均用黄连。陷胸方只分汤丸,分大小,不改原方。泻心五方,各是各的组织,各是各的理性,不同面同,同而不同。凡此均值得探索。痞通否,易否卦,上下不交,面阴阳不通,病理颇为适合,广泛言,心不交肾病痞,肾不交心病痞,中气不旋转亦病痞。而本条独注重心的方面,大黄黄连泻心。用麻沸汤渍,既用渍不用煎,又渍之仅须臾,重药轻投,引心火下交肾水,病机转变,药气亦转变。泻剂变成导剂。虽是用寒。不啻用热,虽是用降,不啻用升。心既交于肾,以火济水,肾即交于心,化水为气,交媾坎离,既济水火,转否为泰,其中有实功在。本条条文本甚明晰。按之濡,即上条气痞之濡,不单上条是气,诸溶皆属于气,诚恐解人难索,上条特笔先昭其义,注家仍多误会,又即据所误之点,以为推阐解说张本,因之愈去愈远。柯氏贤者,尚未体及。其注语与舒弛远辈口胳。如出一辙,令人几疑署名错误。不知柯氏何以出此反常之论。上文紧反入里,是言邪的内陷,此条浮在关上,是言病区的在胸。关之上,即心之下,亦即为胸之中。证象脉象,均赤裸裸绘出痞证真相,或谓泻心诸条,为后人搀入。泻心各方,万不可用。甚谓太阳下篇,整个是赝鼎,经生武断,讵有如是甚的。诚医学注疏的怪现象。

陆渊雷《伤寒论今释》:此胃炎之但痞而不硬,亦无痰饮者,即前条所谓气痞。“脉浮”当是“脉滑”,旧说滑为食滞,其实即胃炎之实。

诸泻心汤皆芩、连合用,《千金翼》注亦云此方必有黄芩。《金匮》“惊悸吐衄篇”之泻心汤,大黄二两,黄连、黄芩各一两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。东洞《类聚方》谓煎法当从大黄黄连泻心汤、附子泻心汤之法。《药征》谓黄连旁治心下痞,黄芩主治心下痞,然则此方当有黄芩,即《金匮》泻心汤也。下文所引用法治验,皆三味之方,其用二味者,细字注明之。

朱壶山《伤寒论通注》:此即唐师所谓单火痞也。《内经》“脉要精微篇”所谓中附上者,即此节之关上。外以候肝,内以候膈,居心下,结胸与痞皆膈间病,结胸是有形之实证,痞是无形之虚气,而结胸又有热实、寒实与寒热俱实,痞有火痞、水痞与水火俱痞,因阴气之上滋,阳气之下荣,必须通过膈间也。此节胃燥过甚,其气上逆,阻止心肺之阳,不能下行,上有热郁,下无寒迫,滞于膈间而成痞,不限定陈修园所指之少阴君火也。果是燥热相遇,结于膈间,成实热结胸矣。故按之而不硬不痛,脉亦当然浮于关上,不实不疾,亦滑亦数。方用黄芩以清肺气,黄连以宁心气,大黄以平胃气,胃为心肺下行之要路燥平胃降,清阳下交于阴矣(解从《千金翼注》,加入黄芩一味)。药用渍不用煎,徐氏言之详也。

汤本氏谓浅按则濡,深按不濡,必有抵抗力。若按膈膜到底软弱,是纯然虚证,当禁下剂,大黄不能用矣。元坚曰:痞证因饮结者必硬满,此云,当是热结而非饮结。李士材曰:气有余便是火。前节气痞,当是热结。紧入里者,亦是寒气抑滞内热。《杂病论》“惊悸吐衄篇”泻心汤大黄一两,黄芩、黄连各二两,黄连旁治心下痞,黄芩正治心下痞,诸泻心汤,故芩、连并用。《千金翼注》亦云此方有黄芩。《肘后方》言恶疮三十年,大黄、芩、连各等分为粉,日三次洗净,此粉三扑之,无不愈。均与此节有关,故并节存之。惟《评释》者言此方不必加黄芩,亦未说出不加之理,以“随证加减”四字了之,不足取也。

承淡安《伤寒论新注》:心下胃脘上部痞闷膨满,按之濡满者,为热邪陷于胃中也,以其无水饮之关系,故按之不硬而濡;其脉关上浮者,关主中焦,为热邪在中焦之候也,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清其热以治之。

本条之舌证:舌质当红而苔薄黄。

苏世屏《伤寒论原文真义》:发于本阴,误下之早而成心下痞。痞证不痛,唯必硬必满,前已确定铁案,今外人按之则觉其濡,而内之自觉则硬满,与上文按之自濡者不同,已在言外,硬满是挟有外邪而成。其脉关上主中焦,其应在心下,独见浮者,是热邪不涉两旁,而适在中间也。痞乃无形之气,变为硬满故关浮;结胸乃有形之水,变为硬满故关沉。痞证已成后,未经误下者,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《金匮要略》泻心汤,原为大黄黄连黄芩,三味同煎,本论附子泻心,三黄同用。大黄黄连泻心,则去黄芩,皆用麻沸汤渍,而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,皆去大黄,而用去滓重煎。夫去滓重煎,不离少阳和胃之治法,若麻沸汤渍,则专取轻浮化气,宣散痞结而已。其五泻心汤中,芩黄可以去取,独黄连不动,为泻心之主药。以黄连泻君火于上,大黄泻燥火于下,黄芩泻相火于两旁,诸火齐泻,合之则泻心之力愈大。今本证关上独浮,则与两旁无涉,故去黄芩。痞证已成后,未经误下,胃气未虚,故仍用大黄为佐,则火热之气,从直下而解。特标举其方曰,大黄黄连泻心汤,以示黄芩不入内,非缺漏也。

陈逊斋《伤寒论改正并注》:痞为虚气结,故按之活而不硬。浮脉主表,今脉浮而见于关上,又无寒热、头痛诸证,则为火痞结,而非表也。二黄泻心,专长清火,故主之。《金匮》吐血衄血,亦用此方,盖连清其上,黄降其下。血证属火者,得此立止,且无瘀血之虑。

心下火痞结,故用二黄泻心,而又恶寒,则下焦元阳虚也,恶寒而且汗出,则阳虚而卫不固也。附子泻心,清火痞而温元阳,故两治之。此二节系相连文字,一“复”字可玩也。十枣诸方,治水痞也;二黄泻心,治火痞也;附子泻心,治火痞而兼阳虚也。

包识生《伤寒论讲义》:心下痞,按之濡,君火之气结于内也。关上浮,病在中焦之表也。故可以大黄黄连泻心下之也。

此言君火太过之结痞治法也。君火太过,当泻其火,泻火其痞自除;然而君火不及者,则又当改凉而为温矣。

刘绍武《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》:

归类:本证应归何病范畴呢?黄连解决热,大黄解决实。但大黄泡服则清轻走上,入煎则下赴阳明,本证当属少阳,以热为主,实为辅。少阳之邪用柴胡走表以治胸满,用大黄则走里以治心下痞。本证应加上少阳提纲证。

修改为:胸中热烦,胸满,口舌干燥,小便黄赤,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,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。

胡希恕《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》:心下痞,按之柔软,其脉仅关上见浮,浮为热,亦主邪结不实,胃亦不虚,故不痞硬。以大黄黄连泻心汤苦寒泄热。

本方用法值得注意:大黄6g,黄连3g,以两小碗滚开的开水溃泡,过一会儿去滓,每服一碗。柯韵伯言此方大下,验之临床此方不致大泻,而有泄热之功。若加黄芩成三黄泻心汤,用治鼻衄、吐血疗效极佳。

陈慎吾《伤寒论讲义》:邪着心下,故心下痞;惟其无饮,故按之濡;但热无饮,见于胃之上脘,故脉关浮。大黄黄连泻心汤者,泄其邪热也。

本证为胃部有自觉停滞膨满证。按之濡者,触诊上膨满,浅按软弱无力也。腹壁虽濡,深按不濡,若全然软弱无抵抚力则属虚证,当忌下剂矣。

倪海厦《人纪-伤寒论》:过去这汤剂曾经用在肺结核、出血。大黄、黄连这两味药本身是气厚味重的药,这两味在临床上消炎的力量非常强,所谓麻沸汤,就是滚水泡大黄、黄连。象茶一样喝,还有一种就是把大黄、黄连包在棉布里,放在水里浸,喝挤出来的汁也可以,这样药比较浓,汁比较少些,因为黄连很苦,麻沸汤这样取药就是取气,取气轻往上升,所以要让药往上走的时候,一定要用泡的,如果是汤剂,取它的味重,因为汤剂会越熬越浓,所以让药往下走的时候用煮的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那么时候吃药?伤寒论里面只有两个地方讲出血,甘草干姜汤是胃大量出血,里寒时候在用;也有里热出血的,从嘴巴鼻子喷血出来,或眼睛微血管出血,这时候用麻沸汤,用泡的不用煮的,因为出血在上焦,鼻子出血是因为胃里面太热了,胸阳太热往上走热太盛的时候血管破裂掉了,所以出嘴巴或鼻子出血;如果是痔疮,就要用煮的,因为在下焦。

临床上看病人,按之濡,按胃软绵绵的,结果病人其脉关上浮者、上焦的肺、心脏的地方很热,肺结核就是这样,结核就是里面发炎了,中医没有这名词,中医叫痨瘵,病人三黄,就是病人脸黄、小便黄、全身黄,病人瘦瘦干干的、焦黄的,肺里面发炎了,有的肺里面都是脓痰,肺都萎缩掉了,所以知道是上焦热,处方的时候大黄二、黄连一,药量用两计没关系,因为用泡的,一次泡可以吃好几次,譬如眼睛出血,会出血就是血离经了,血会离经就是热才会离经,所以是上热,这时候用大黄黄连汤的时候用滚水泡,一下就消掉了。

华佗给病人吃的麻醉汤,羊踯躅三钱,茉莉花根一钱,当归一两,菖浦三分,照这比率三碗水煮成一碗,病人一喝下去就会人事不知了,大概持续三个小时,若还要久一点,在病人快醒前再喝一碗,这汤大多用在伤科,趁病人昏迷的时候,把骨头接好,伤口表面涂三黄泻心汤,就是大黄、黄连、黄芩磨粉撤在伤口上,如果伤口化脓就再加去湿的药。

刘渡舟《伤寒论诠解》:本条论述火痞的脉证与治法。条文言简而意赅,只提一证一脉便予处方用药,这就是《伤寒论》善抓主证的具体体现。

一证就是“心下痞”,即胃脘部堵塞不通之感。“心下痞”作为一个症状,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,如水热互结,气机壅遏的结胸证;胃肠燥热,腑气不畅的腑实证等,这就需要借助其他诊察方法以作鉴别,其中的腹诊便是一个重要的方法。“按之自濡”,濡通软,即心下虽痞,但按之柔软,说明此证并无实邪结聚,正如第159条所说:“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”,只不过是气机不畅、痞塞于心下罢了。这样可与心下痛按之石硬的结胸证、脐腹按之有“燥屎五六枚”的阳明燥实证相鉴别,以加强辨证能力。

一脉就是“关上浮”。关脉居尺寸之中,主中焦病,用以候脾胃。“浮”,在此泛指阳脉,如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等脉皆属此例。关上见阳脉,反映中州有火热之邪,火热邪气结于心下,因而成痞,这又与结胸及阳明腑实证之寸浮关沉或沉紧之脉大不相同。本条虽仅提出一脉一证,但若把脉证互相联系起来分析,就不难看出,此证属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,使胃气不和而作痞证,故又有“火痞”或“火气痞”之称。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而消痞气。

本条仅用20余字,便把火痞的病机、病位、病性、主要脉证、治则与方药概括无遗。然在临床辨证时,据此尚嫌不够全面,往往还需要参考一些其他症状,如火热邪气上扰,多见心烦,甚或吐血衄血;火热邪气迫于小肠则见小便黄赤;火热痞塞于心下,影响胃肠之气不利,可见大便虽通但不爽。此外舌质红绛、苔薄黄等也多可见到。若能综合多方面的火邪表现,结合本条主脉主证,则可准确无误地作出诊断。

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、黄连组成。方中大黄苦寒,本为推陈致新,清热通便,荡涤肠胃之药;黄连苦寒可清心胃之热而能厚肠胃。本证既为无形之热邪痞结心下,并无有形之实邪结滞肠道,而为何反用大黄之下?妙在本方的煎服法与众不同。方后注云:“右二味,以麻沸汤”渍之,“须臾绞去滓”,是说二药并不煎煮,而是用滚开的热水浸泡片刻,然后即去滓饮汤。如此渍药之义,则取二药苦寒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,薄其苦泄之味而防止其直下肠胃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中,用本方加黄芩,名泻心汤,治吐血、衄血,但用煎煮之法,而且顿服,则取其味厚力大而泻其血分之热。用药虽一,服法有别,效应各异,可谓法中之法。

《千金翼方》注云:“此方本有黄芩”,下条附子泻心汤中亦有黄芩,故宋臣林亿等认为本方中应有黄芩。若有黄芩,则泄热消痞之力更强。

唐容川在《血证论》中第一张治血病的方子即泻心汤,用其清血中火热而止血。临床经验证明,用之治吐血、衄血、心下痞而烦、牙痛等诸般火热邪气所引起的病证,效果均非常理想。然在使用时,大便不秘结者,可用开水浸泡法服药;对伴有大便燥结者,亦可采用煎煮之法。

陈亦人《伤寒论译释》:热邪内陷而胃气壅滞,以致发生心下痞塞不畅,这种痞证,单纯由于气滞,所以按之柔软,不硬不痛,它与大结胸证的心下痞硬疼痛,与胸胁水邪澼积的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都不相同,不难鉴别。

再则关上脉浮,这是因为心下有邪热壅聚成痞,心下即胃脘部,就寸关尺来说,相当于关部,邪热既壅聚于心下,所以关脉相应而浮。痞因热邪壅滞所引起,所以用清热泄痞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。

钱氏认为本方用黄连,非泻心脏之火,是泻心下之痞,颇是。喻嘉言早有“此泻脾胃之湿热,非泻心也”的论断。不过,通过清泄,痞热得除,心火也能随之得到泄降。王氏主张大黄泻营分之热,黄连泄气分之热,亦有参考价值。但都没有涉及黄芩,未免拘执。关于麻沸汤,喻氏认为“即热汤,一名百沸汤,一名太和汤,味甘平,无毒,主治助阳气,通经络”,尤氏认为“煮水小沸如麻子”,意与喻说相左,未知孰是?但联系汪氏“汤将熟时,其面沸泡如麻”,当不是百沸,而是小沸。这里有一点必须注意,就是渍泡的时间,只应须臾,切不可稍长,否则,就达不到取其轻扬清淡之气的要求,而会影响泄热除痞的疗效。

李克绍《伤寒论讲义》:表邪误下后,太阳之气,已不能抗拒于肤表,故见不到紧的脉象。但阳气被郁遏于胃部,仍微向上冲逆,故关上脉浮。病人自觉心下痞塞满闷,按之软而不硬,此均说明本证属无形之气,不是有形之滞,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。

大黄、黄连,都有苦寒清热的作用,本方用麻沸汤渍而不用煮,是取其气味俱薄,专入气分,而不至泄下的意思。麻沸汤,即热汤。

郝万山《伤寒论讲稿》:

主症和病机:心下痞,按之濡,是指病人自觉胃胱部有堵闷痞塞之感,不 痛,按之柔软,说明此病乃气机痞塞所致,而不是痰水实邪的凝结。关脉浮,关脉主候中焦病证,浮主阳热有余,其机制已在小陷胸汤证中有所阐述。这样的脉证,提示是无形邪热干扰了中焦的斡旋功能,而导致中焦枢机不利,气机痞塞。治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泻热消痞。如热痞兼表证,症见心下痞而伴见恶寒者,当先解表,后攻痞。表邪解除以后,再去攻痞,就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
大黄苦寒泻热、和胃、开结,又有推陈致新之力;黄连苦寒清心胃之火。两药合用,共奏清热消痞之功。但是大黄、黄连苦寒,气味俱厚,如果水煮取液,则药力走肠胃而泻下。本证病在中焦,属无形邪热痞塞心下,因此不可直下肠胃。所以在服用方法上,用麻沸汤浸泡二药少顷,绞汁而服,意在取其寒凉之气,以清中焦无形之热;薄其苦泄之味,以防直下肠胃。

本方现代用于治疗各种血证、原发性高血压、神经性头痛、口腔溃疡、糖尿 病、动脉硬化、脑血管意外、面神经麻痹、三叉神经痛、急慢性结膜炎、急慢性胃炎、痢疾、结肠炎等,凡具备热实火盛特征者,皆可应用。临床多加黄苓而成三黄泻心汤,火热盛而大便干燥者,也可以煮汤剂服用,唐容川《血证论》用三黄 泻心汤治疗胃热盛的吐血飯血,就是水煮后服用的。动物实验提示三黄泻心汤有较好的降脂作用。

姜建国《伤寒论讲稿》:本条论述气痞的证治。心下痞,是本证的病位及主症,患者自觉胃脘部有堵塞满闷的感觉。按之,就是局部按之柔软不痛,这是气痞的辨证要点。其脉关上浮,关部候中焦,浮脉主气热。所以,按之和关上浮,排除了痰水实邪结聚,说明了本条的心下痞是无形之气热邪壅聚于心下。本条阐述症状比较简捷,既然是气热为病,应该兼有心烦、口渴、舌红、苔黄等尽管是气热,但是终究属于邪气壅聚的病证,治疗应当泄热消,用大黄黄连泻心汤。

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气热壅聚心下导致气痞的一张名方,方中只有两味药,就是大黄和黄连,也可以看作对药的配伍。大黄与黄连都是苦寒的药性寒能清泄热邪,药味苦能泻心消痞,热泄出去了,气畅快了,痞也就自然地消解了。

本方的妙用,在于煎法。因为大黄大苦大寒,气厚味重,煎煮之后,药力主要是走肠胃而泻下。所以本方不采取煎煮的方法,而是以麻沸汤,也就是开水浸泡服之,目的是取大黄的轻清之气,以上行泻心消痞。这样一来,既能清泄心下的无形气热,又可以避免大黄苦寒泻下的弊病。

吕英《伤寒一元解》:【154、155合论】

1.以麻沸汤渍服者,但取其气,气薄而泄热。

2.第154条为气痞,无实,关上脉浮反映邪热盛于上焦,但取其气,故不须护中及用温药治下寒。

3.第155条恶寒、汗出说明里阳不足,直接用启动原动力的附子配三黄(大黄、黄连、黄芩)。

4.五个泻心汤均以膈为中线分上下、左右、内外六合,邪热源于胃热逆上、阳明失降。邪热用黄连与小陷胸汤的黄连、半夏、栝楼用黄连相同,但阳明热的部位、层次不同,形成了栝楼治阳明热与大黄治阳明热的规律用药。

——全文完——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剖析深度 续命汤:一个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神奇经方    下一篇:焦点清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,热爱中医的看过来,认识五脏中的“肝”    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健康聚焦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