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视角 跟诊冯老: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强迫症
林先荷 吴灿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 胡希恕经方医学琼海传承基地
曹某,男,25岁
2023年04月04日上午门诊来了一位有近9年焦虑强迫症的患者。一直以来靠吃西医药控制,收效甚微。尤其与人沟通容易紧张、焦虑,常有幻觉、注意力不集中,每晚睡5-8小时,汗出多,夜间有盗汗,口干、口苦,手足热,头昏沉,面部痤疮,食欲尚可,大便日2次。
舌苔白根腻,脉寸浮尺沉大。
处方: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大黄铅丹,加石膏薏苡仁白术
柴胡12 黄芩10 龙骨牡蛎各15 党参10
姜半夏30 桂枝15 茯苓15 生石膏45
生白术15 薏苡仁30 自备生姜3片 大枣4枚
7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04月25日二诊:幻觉、注意力不集中及强迫症明显缓解,能和身边朋友正常交流,仍有焦虑不适感,汗出减,盗汗减,口干、口苦减减,面部痤疮稍减,眠差,大便日1-2次。
舌苔白根腻,脉细弦右寸浮。
上方增姜半夏 50,加败酱草18,七剂,水煎服,日一剂。
整体辨证分析及体会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先辨六经:根据提纲,口干、口苦考虑为上热,大便日2次为下寒,结合焦虑、紧张等情志问题,考虑病位在半表半里,因上热明显(手足热、面痤)为少阳病;汗出多,“阳明病法多汗”,汗出伤津而手足热,为病位在里的热证阳明病;《伤寒论》201条“但浮者,必盗汗处。”胡老解读为“若脉不紧而但浮者,虽表未罢,但津液已有耗损,故必盗汗出。”本案夜汗出,结合寸脉浮,说明仍有表未解。同时,舌苔白腻、头昏沉、大便日2次,说明有“水毒”,水饮夹热上冲而见头昏沉、面痤、失眠等,后世曰“怪病多痰作祟”。因此,辨六经为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夹饮。
继辨方证:本案为三阳合病,99条提示“三阳合病治从少阳”,根据症状反应特点,亦有“三阳合病 三阳同治”,如107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。本方是小柴胡汤去甘草,加治气上冲的桂枝,针对水饮及神经症的茯苓,镇静安神及强壮性收敛药龙骨牡蛎,大黄清阳明里实。因本案无里实有形之邪,反而是里热汗出明显,即生石膏药证,后世称“阳明经证”,易大黄为生石膏是临床常见加减法。因水饮明显,常加白术,即苓桂术甘汤解表祛饮。面部痤疮,加薏苡仁利湿排脓清阳明热。
二诊患者诸症减,但与家人在一起仍有焦虑及眠差,考虑仍有阳明里热,上方加败酱草18克配合薏苡仁清泄阳明之热,舌苔白根腻,增姜半夏50克化痰饮。
复习 胡老对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注解如下:
第107条: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、烦惊、小便不利、谵语、一身尽重、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
注解:伤寒八九日,病已传少阳,医者误用下法,症见胸满,则知柴胡证还未罢。湿热上结,故烦惊而小便不利。胃不和,邪热扰神明故谵语。水气外溢,故一身尽重而不可转侧,治疗应用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,同时利湿清热、安神镇惊,故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
本案西医诊断明确,病程长,曾多方中西医治疗,收效甚微!冯老根据症状反应,考虑三阳合病夹饮,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,取得一定疗效,给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增加信心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后续治疗仍是根据症状反应,方随证转,随证治之。诊后,冯老鼓励患者及家属,希望个人及家庭在生活、心理、行为各方面综合调理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