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视角 “升糖大户”被揪出, 提醒: 不想血糖失控, 这6种食物要尽量少碰
王奶奶一直以来身体还算硬朗,在岁月的长河中悠然前行。她有个小小的爱好,那就是对甜食情有独钟,一块香甜的蛋糕、一勺浓郁的冰淇淋,都能让她的脸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。然而,最近一段时间,一些奇怪的症状却悄然缠上了她。她频繁地往厕所跑,每一次起身,都伴随着喉咙里那仿佛要燃烧起来的干渴感,刚吃完饭不久,肚子又开始咕咕叫,可令人不解的是,她的体重却在逐渐下降,原本合身的衣服,如今穿在身上都显得有些宽松了。
家人看着王奶奶日渐憔悴的模样,心急如焚,赶忙带着她前往医院。在医院里,经过一系列全面而细致的检查,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眼前 —— 王奶奶被确诊为糖尿病。医生在为她开了降糖药的同时,神色凝重地强调,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,这就如同一场战役,饮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“战略要地”。
一开始,王奶奶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,控制饮食,日子一天天过去,她的血糖逐渐稳定下来,那些不舒服的症状也有所缓解,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。然而,夏天的到来,却给王奶奶的健康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。随着天气越来越热,西瓜成为了家家户户消暑的 “必备神器”。王奶奶每次下午去买菜时,总会忍不住买上一块西瓜回家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享受着西瓜带来的清凉与甜蜜,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。王奶奶虽然心里惦记着血糖问题,但想着每次只吃两三块,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
然而,半个月后的一天,当王奶奶在家中像往常一样测量血糖时,眼前的数字让她惊呆了 —— 血糖值竟然飙升了不少。她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,“我每次就吃这么几片西瓜,怎么血糖就上去了呢?” 带着这个疑问,王奶奶再次来到了医院。医生在仔细询问了她近期的饮食习惯,尤其是西瓜的摄入情况后,最终怀疑王奶奶血糖升高与频繁吃西瓜有关。这个结果,让王奶奶和家人都陷入了沉思,也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敲响了警钟。
西瓜,无疑是夏天里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,它那清甜多汁的口感,仿佛是夏日里的一股清泉,滋润着人们的心田。然而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西瓜却成了一个让人纠结不已的存在。从含糖量来看,西瓜其实属于低糖水果,每 100 可西瓜大约只有 5.8 克糖,相比之下,常见的苹果含糖量高达 13.5%。可为什么西瓜吃起来却感觉比苹果还要甜呢?原来,西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,而且它没有柠檬酸、苹果酸等有机酸,也不存在涩涩的单宁等多酚物质,所以甜味格外纯粹,就像纯净的白砂糖一般,直接冲击着人们的味蕾。
从血糖的角度深入分析,西瓜的升糖指数(GI)较高,达到了 72,属于高 GI 水果。这意味着在食用后,它会在短时间内让血糖快速上升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它的血糖负荷(GL)值却很低,只有 4.9,属于低 GL 食物。这一高一低的矛盾数据,该如何解读呢?其实,这意味着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得比较稳定,每次适量食用 100 - 200 克左右的西瓜,一般来说是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的。但要是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西瓜,大量的天然果糖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,迅速释放到血液中,导致血糖急剧上升,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陷入失控的危险境地。所以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,吃西瓜一定要把握好 “适量” 这个关键的 “度”,就像在走钢丝,稍有不慎,就可能引发健康危机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除了糖尿病患者,还有两类人群在面对西瓜时,需要格外谨慎。
站群论坛肾功能不全者,他们的肾脏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,调节能力严重受损,无法有效地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。一旦大量食用西瓜,体内水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,这就如同在一艘已经超载的船上继续加水,可能导致血容量急剧上升,甚至有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,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想象一下,肾脏这个 “排水站” 无法正常工作,大量的水分积聚在体内,后果不堪设想。
口腔溃疡患者也需注意。西瓜具有利尿作用,过多食用会使体内水分通过尿液大量排出,从而加重体内阴液不足的状况。而阴虚内热的状态又会进一步加重口腔溃疡的症状。就好像口腔溃疡患者本就处于一个 “干燥缺水” 的环境中,西瓜的利尿作用却像是在这个环境中刮起了一阵 “干燥的风”,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。所以,这类患者在面对西瓜的诱惑时,也应克制自己,适量食用。
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患者要彻底与水果绝缘,其实并非如此。我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 年版)给出了明确的建议,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前提下,可以适当食用一些低血糖生成指数(GI)的水果,例如非淀粉类蔬菜、水果以及全谷物,并不需要完全将水果排除在饮食之外。
那么,具体哪些水果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呢?GL 值小于 10 的水果,如樱桃、李子、苹果和柚子等,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,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。GL 值在 10 到 20 之间的水果,像香蕉、石榴、甜瓜、橘子、荔枝和芒果等,食用时则要特别留意量的控制,就像驾驶汽车时要时刻关注油量,不能让其超出安全范围。而 GL 值大于 20 的水果,诸如干枣、山楂、蜜枣、柿饼、葡萄干和龙眼等,由于含糖量过高,糖尿病患者最好敬而远之,将它们视为健康路上的 “危险区域”。
如今,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。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的数据显示,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已高达 4.25 亿,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占据了其中的 1.14 亿。研究表明,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。
《Nature》子刊的一项研究揭示,全球约七成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与不良饮食脱不了干系,在我国,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75%。不良饮食之所以会导致 2 型糖尿病,主要原因在于碳水化合物质量欠佳,精制大米和小麦的大量摄入,以及全谷物的严重缺乏。就像一座房子,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(不良碳水化合物),而缺少了坚固的支撑结构(全谷物),自然容易出现问题。
进一步研究发现,有 6 种食物堪称 2 型糖尿病的 “危险因素”。精制大米和小麦经过精细加工,营养成分大量流失,极易致使血糖快速上升,就像失去了 “刹车装置” 的汽车,在血糖的道路上一路狂飙。加工肉类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盐分,不仅对血糖控制不利,还会威胁心血管健康,可谓是 “一箭双雕” 的健康杀手。未加工红肉脂肪含量较高,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,就像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含糖饮料中富含大量糖分,会迅速提升血糖水平,如同往熊熊燃烧的火焰中浇上一桶油。土豆淀粉含量颇高,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,进而导致血糖上升,是血糖升高的 “助推器”。果汁虽源于水果,但在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有所损失,糖分却得以保留,对血糖影响较大,就像是被 “改造” 后失去了原本健康属性的水果。
与之相反,全谷物、酸奶、水果、非淀粉类蔬菜、坚果和种子这 5 种食物,对预防 2 型糖尿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它们就像身体的 “健康卫士”,守护着我们的身体,抵御糖尿病的侵袭。
2023 年 7 月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《Nutrients》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。通过对 42 项随机对照试验,涉及 4809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,发现了 4 种对控制血糖极为有效的饮食模式。

生酮饮食,这种饮食模式以极低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高脂肪摄入为特点,主要食物涵盖高脂肪食物、肉类、鱼类、坚果、乳制品以及低碳水化合物蔬菜。它就像一个 “能量转换站”,让身体进入一种特殊的代谢状态,从而帮助控制血糖。地中海饮食则以蔬菜、水果、鱼类、五谷杂粮、豆类和橄榄油为主,营养均衡,对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均大有益处,仿佛是为身体打造了一个坚固的 “健康堡垒”。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,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中,占总能量的 25% - 45%,包含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和蛋白质食物,较为适合糖尿病患者,就像为身体提供了恰到好处的 “燃料”。低血糖指数饮食,该模式着重选择低 GI 食物,如全谷物、豆类、蔬菜和水果,有助于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,让血糖在身体里平稳地 “行驶”。
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目标在于稳定血糖,合理搭配食物,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。通过选择适宜的饮食模式,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,改善病情,提升生活质量。就像驾驶一艘船,选择正确的航线(饮食模式),才能在健康的海洋里平稳前行。
上一篇:聚焦镜片 消防知识进乡村 平安守护暖人心——“平安大走访·遵义消防乡村万里行 ”活动走进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 下一篇:剖析深度 一根针搞定肺结节?这种消融术几乎“无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