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聚焦镜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热点镜像 张仲景的“补心第一方”,气血阴阳全补,对付冠心病不手软

图片
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“艺术加工”成分。喜欢点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。

一千多年前没有心电图、没有支架、没有降脂药,古人靠啥对付冠心病?答案,藏在张仲景那本被誉为“医圣宝典”的《金匮要略》里。他给出的解法不是高科技,而是一方——“炙甘草汤”。

图片

这不是普通的补药,它是被中医界称为“补心第一方”的经典之作,不仅气血双补,还能调和阴阳,养心通脉,强心护冠。用现代话说,它就像是中医里的“全能选手”:治病、防病、调理、强身,一网打尽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张方子,看看它在现代如何不手软地对付冠心病,并且还顺带聊聊那些你可能从没听过的冷知识、使用误区、调养建议……看完这篇文章,你才会明白:中医从不只是“慢悠悠”,它有时候比你想象的更快、更准、更有力。

“炙甘草汤”到底是个啥?不是甜汤,是救命汤!

别被名字骗了,“炙甘草汤”不是拿来当糖水喝的。这张方子出自《金匮要略·脉证并治》中的“虚劳病”章节,是张仲景为治疗心动悸、气短、脉结代、虚劳咳嗽等症而设的。

图片

组成药材包括:炙甘草、生姜、人参、桂枝、阿胶、麦冬、麻子仁、大枣、清酒、半夏等。你可能觉得这堆药看起来平平无奇,但它们的搭配,简直可以说是“药理界的黄金阵容”。

炙甘草:补中益气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;

人参、桂枝:补气养阳、温通心阳;

阿胶、麦冬:补阴生津,养血安神;

麻子仁、大枣、半夏:调和脾胃,润肠通便,避免滋腻碍胃;

清酒:引药上行,通达心脉。

图片

一句话总结:它不是单一补,而是气、血、阴、阳一起补,通、养、润三管齐下。

冠心病,真的只是“堵”出来的吗?其实你理解错了

不少人一听“冠心病”,第一反应就是“血管堵了”,于是拼命吃降脂药、做支架,结果几年后又堵回来了。这是为啥?

因为你只盯着“堵”,忽略了“虚”。中医眼里的冠心病,不只是血管硬化,更有心气心阳不足,气滞血瘀,阴阳失调等“内在系统性失衡”。

尤其是那些老年人、久病体虚者,表面看是“血栓”,其实本质是“心力”不足,心脉失养,通而不畅。就像水管里水压不足,不管你怎么清污,都难保畅通。

图片

张仲景早在千年前就点明:“脉结代,心悸动”,要“补心气、养心血、调心阳、通心脉”,这才是治根之道。

是不是谁都能喝?当然不是,这汤也挑人

你以为“补药”就可以随便喝?那你就大错特错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错补反伤。

炙甘草汤适合哪类人?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心悸、脉结代、夜不能寐、舌淡苔白、面色无华;

365站群

久病体虚、气短乏力、动则心慌;

冠心病恢复期、术后调养期、老年体虚型。

不适合哪些人?

实热症、湿热壅盛、舌红苔黄、大便秘结;

图片

青壮年体格壮实、热性体质、内火旺盛者;

同时合并糖尿病、严重高血压者,需谨慎使用。

不是你心脏不舒服就能乱喝,得让懂中医的人把把脉,才能用得其所。

为什么叫它“补心第一方”?这个称号不是吹的

很多人以为补心就是吃点红枣、喝点枸杞茶,实在是“小学生级别的心养护”。而炙甘草汤之所以被称为“补心第一方”,是因为它补的深、补的全、补的稳。

它不只是补阳,也顾及阴血,避免“虚不受补”的反作用。

图片

它调的是整个心脏系统,不是单补“心脏”这个器官。包括:心气、心血、心阴、心阳、心神。

它还能辅助调理脾胃功能,提升吸收能力,让补进去的东西真能“到地”。

换句话说,它就是中医里的“心脏营养套餐+系统调理方案”,不是单打独斗,而是团队协作。

冠心病调养,光靠药也不顶事,生活方式才是王炸

你要是吃着中药,晚上还吃宵夜、抽烟喝酒、熬夜打游戏,那药再好也白搭。

中医讲“心主神明”,心好不好,神态、睡眠、情绪全都能看出来。

睡不好,心神不安;吃不好,心血不足;

情绪波动大,肝火上扰心神;

久坐不动,气滞血瘀。

图片

所以调养冠心病,必须从“养心”变成一种生活方式:

每晚11点前入睡,让心阴得养;

饮食清淡少油腻,避免“痰浊”生瘀;

每天轻运动30分钟,促进气血运行;

少生气,多欢喜,心宽比药补更管用。

炙甘草汤之外,你还可以怎么“养心”?

除了用药,还有很多古人的小智慧值得借鉴:

太极拳:缓慢动作能调气养神,增强心肺功能;

图片

八段锦:古代“御医体操”,对改善心血管功能有显著效果;

艾灸神阙、心俞穴:提升阳气,稳住心神;

静坐冥想:调息养神,安定心神,现代人压力大,尤其适合。

这些方法看似“慢”,但真正坚持下来,它们的疗效不比吃药差多少。

说到底,心病不是药病,是整个人的“系统失衡”

我们常说“心病还需心药医”,但其实这“心药”不是指一味药,而是一个系统的调整方案:药物、饮食、作息、情绪、锻炼、认知……一个都不能少。

图片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张仲景留给我们的,不只是药方,更是一种“系统医学”的思维。他不靠仪器,却能摸出脉象;不靠检验,却能看穿病机;不靠“对症”,而是“辨证”。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医学。

最后的话:别等心出问题再补,预防才是最大的智慧

如果你已经有心悸、胸闷、气短的问题,请别拖;如果你家里有冠心病史,请提前调养;如果你还年轻,那更要从现在开始,为未来的“心脏账户”多存点“本”。张仲景的一张药方穿越千年,它不是历史文物,而是现代健康的钥匙。

那你呢?你有没有想过,你的“心”,真的被你好好照顾了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“补心”的理解,或者你听说过的养心小妙招~

参考文献:

王启才.《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》.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》, 2021, 27(3): 372-374.

张小玲.《炙甘草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》.《中医药导报》, 2020, 26(5): 112-115.

刘志红.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与实践》.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》, 2022, 29(8): 25-28.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身体不适,请咨询专业医生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,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,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健康热点 28岁女歌手确诊, 声音变嘶哑! 很多人有这个习惯…医生紧急提醒    下一篇:热点镜像 春日这些常见的花草, 原来都是中药(服务窗)    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健康聚焦镜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